八月练笔之九:蝗
逸云
Last updated
逸云
Last updated
纪善字仁厚,合州人。显化二年(784年)进士。知常州。显化七年(789年)蝗灾,善设坛祭蝗神,连数日,意感上天,乃令群蝗抱荆棘食,蝗灾遂止。
(节选自《景书·纪善传》,有删改)
……自太始元年(521年)至上玄二年(793年)景朝灭亡,蝗灾未断。同时因为景代治理蝗灾的手段并不十分有效,景朝从建立到灭亡的数百年里一直笼罩在蝗灾的阴影之中,此间甚至兴起了蝗神的信仰……在显化年间,景朝所受蝗灾尤其严重,再加上显化年间官员腐败严重,蝗灾几乎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……
(节选自《景朝蝗灾影响研究》)
官仓鼠何硕,田垄蝗几多 天灾犹可避,人祸无法脱
(选自《景代民间诗作拾遗》)
徐姓,客于外,好行侠义。自幼抑强扶弱,不避怨嫌;稍逆之,拔刀相逼。每盛怒,无敢动者。行至长州,值蝗灾盛。知州以法坛置街上,祭数日,见蝗来,飞敝天日,滞于空中。知州数拜,蝗退去。过数日,收安蝗钱,尽收谷物。又数日,征息蝗税,民怨众起。徐向不信厌禳,又喜雪不平,谒长官诉怨。至邸,不见卫士,乃入室。行于道,见数吏,匍匐府中,似学行未果,徐甚惑。进而见知州,遂问:“蝗灾既平,何收余税。”知州不言。徐再问,无果,佯怒,乃抽刀威胁。刀锯临颈,未有血迹。徐大惊,以刀枭首,飞蝗自胸腔出,人皮划然落。已而笼徐身,尽入内,失其故行,匍匐而归。
(选自《异史·蝗神》,有删改)
馍评:采用了架空历史(总之我的历史知识储备中没有,也没google到什么景朝),从不同角度记述了叙述了1次蝗灾,总体来说浅显易懂,而且作者自己也附上了其中1篇的翻译:
徐某,客旅于外,喜欢行侠仗义。自幼压制强暴,扶助弱小,不怕与人结仇怨。强暴者稍有悖逆,就拔刀逼迫。徐某到了长洲,正直蝗灾兴盛的时候。长州知州在街上设置法坛,祭拜数日,看见蝗虫飞来,铺天盖地,停留在半空中。知州拜了数次,蝗灾退去。过了几天之后,知州要收安抚蝗虫的税钱,收的都是谷物。又过了数日,征收平息蝗虫的税钱,民间怨声四起。徐某向来不相信神鬼之事,又喜好打抱不平,于是拜见知州以诉民怨。到了知州府邸,见不到守卫,于是闯入府内。走在去往知州道路上,一路看见几个小吏,在知州府中匍匐前进,像是学走路没有达到成果,徐某非常疑惑。继续往前走见到知州,问:“蝗灾既然已经平复,为什么还收多余的税钱。”知州沉默不语。徐某再次询问,也没有得到回复,假装愤怒,拔出刀威胁知州。刀锋压在知州的脖颈上,却未看不见一丝血迹。徐某大惊,一刀把知州的头砍了下来,飞蝗从知州的身体里飞出,人皮划然一声落到地上。然后飞蝗笼罩徐某全身,尽数进入徐某体内,徐某失去了曾经走路的方式,匍匐着离开。
至于文言文语法方面我是全还给老师了,就叫语文老师波波看了看。结果语文老师波波把练笔还给了我,说已经看过了。